律師蔡瑞麟宣布參選台北市勞動局長,比起現在正在鎂光燈前活躍的各家參選人,不預發行程、不召開參選記者會,相對顯得低調。蔡瑞麟認為,別人能做,就讓給別人做,「如果別人不能做,又有必要做的事,我就會擔起這個責任」,因此改變想法,他決定參選、推動各層面的勞動政見、照顧每一個勞工。
嘴上說著要低調,蔡瑞麟其實內心沸著熱血,身為野百合學運的一份子,當年也是頭綁布條、拉起標語,在第一線厲聲踏伐萬年國會。在野百合學運時走上街頭,318太陽花學運卻選擇與老戰友組智囊團、隱身幕後,從媒體、法律、社會學等角度進行社運支援。他說:「我們累積下來的經驗、智慧,能給他們最好的後盾。」而這一次,蔡瑞麟也將融合十餘年來的勞工事務經驗,化成所有勞工最好的後盾。
從批評台北市勞動局遴選委員名單、到宣布參選,蔡瑞麟思考了很久。他認為,從台北市勞動局所管轄包括勞資關係、勞動條件、職業安全、及就業服務等業務,但對照這25名職業工會及企業工會相關人員組成的27人遴選委員名單,其實相當偏離勞動局職掌。即使一開始就有民眾向柯文哲辦公室推薦參選,被柯辦人員聯絡上、索取參選資料時,蔡瑞麟也是第一時間就婉謝,因為他相信一定有更多有志之士會加入海選。
隨著參選名單一一出爐、政見浮上檯面,蔡瑞麟表示,看到這麼多人參選是件好事,但目前還沒有看到能完整掌握「勞動局在做什麼」的參選人,他反而開始憂心。蔡瑞麟說:「大部分參選人講的都是工會,像是擴大工會規模、增進工會福利,雖然也有人提到派遣,但沒有從勞動法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案。」
在與勞動界前輩數度長談之後,蔡瑞麟決定親自參選、並同時推廣政見,以法律為主要利器,配合具體勞動政策來降低勞資爭議,照顧到身心障礙者、派遣員工等弱勢族群,他也決定要直接面對最難的問題,力推性別工作平等、透過政策讓女性跨越職場障礙。
蔡瑞麟笑說:「我最會的就是從法律中找到答案、用法律解決問題,也許政見寫得很拗口難懂,但想要表達的就是能從基本的法律中找到方法、讓勞動局照顧到每一個人。」